健康中心糖尿病宣導網 請點我
你可能有低血壓 - 康健雜誌79期
全民健康基金會 - 低血壓,要緊嗎?:有些人都沒有上述症狀或疾病,血壓長期就是比正常值偏低一些,例如收縮壓在80到90毫米汞柱之間(甚至極少數人收縮壓血壓只有60、70毫米汞柱),只要沒有合併其他症狀,就不用過度擔心。相反地,若常感覺頭暈、天旋地轉、疲倦到無法工作等,血壓又長期偏低,就可能需要積極治療。建議養成運動習慣也有改善低血壓的效果,運動可增加心臟輸出,讓心臟更有力,也可以改善自律神經失調造成的低血壓。
6成上班族血壓異常,健康飲食降低高血壓 - 康健雜誌
1021029
小編提醒大家,飲食中的鈉(鹽)攝取過多是血壓升高及高血壓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大家一定要改變『吃重鹹』的飲食習慣,不然後續將導致高血壓及更嚴重的中風問題!
高血壓病人未來罹患腦中風的風險是一般人的3倍!!!…詳情見http://health99.hpa.gov.tw/Hot_News/h_NewsDetailN.aspx?TopIcNo=6867
圖片來源:台灣腦中風學會
http://www.stroke.org.tw/infomation/infomation.asp
主旨: 轉知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編製「腦中風健康識能桌遊篇及體驗篇(影片)」,請學校宣導運用,請查照。
說明:
一、 依據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110年10月29日臺教國署學字第1100143235號函辦理。
二、 為增進社區及職場相關人員的腦中風健康識能及辦理相關健康促進活動,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編製腦中風健康識能桌遊素材、腦中風體驗等活動影片。
三、 旨揭影片置於該署健康九九網站(桌遊篇:https://health99.hpa.gov.tw/material/6987、體驗篇:https://health99.hpa.gov.tw/material/6988,桌遊素材https://health99.hpa.gov.tw/material/6844),請多加推廣運用。
其實未必唷!甚至有些病人在家裡測量血壓結果正常,但到了醫院面對身穿白衣的醫生或護士時,血壓卻突然偏高,則稱為「白袍性高血壓」,為了確定病症,最好一天多量幾次,並且加以記錄,才能瞭解血壓一天內的變化,並且持續測量血壓至少1-2星期,再交由醫師判斷是否需要進行藥物治療唷!
《小編教你正確量血壓》⋯⋯
1. 放鬆心情,坐著休息 5 - 10 分鐘再量。
2. 量血壓前30分鐘應避免抽菸及飲用咖啡因飲料。
3. 測量時,不論平躺或坐著,手臂應支撐在與心臟同高度的位置。
吸收健康知識讓身體更健康,請加入 國民健康署 粉絲團!
圖片來源:http://ppt.cc/nzK5更多
血壓長期過高將直接影響危害到血管,高血壓會引起相關併發疾病,如腦中風、冠狀動脈心臟病與腎衰竭等,都是造成死亡或殘疾的重要原因。因此,能夠妥善的控制高血壓,就能夠顯著的減少並延緩病發疾病的發生。
小編提供以下預防高血壓之撇步:
一、 規律運動:每天規律運動至少30分鐘,消耗多餘熱量、強化心肺功能與預防慢性病。
二、 健康飲食:以少油、少鹽少糖的飲食原則,有助於預防或改善動脈硬化,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
三、 維持正常體重:維持正常的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如18.5≦BMI≦24,BMI介於24-27 kg/m2為過重,而BMI≧27 kg/m2則為肥胖。
四、 戒菸、戒酒與戒檳榔。
下載「成人預防保健手冊」:
http://www.hpa.gov.tw/BHPNet/Web/Books/manual_content16.aspx
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抽菸、肥胖、不運動是心臟病的主要危險因子,根據調查,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民眾,五年內發生心臟病的機率是非三高民眾的1.9、1.5及1.8倍。小編提供以下冠心病的危險因子,幫助您了解是否使於高危險群:
1. 三高: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
2. 吸菸或酗酒
3. 體重過重、BMI值超過24以及腰圍超標。
4. 不健康的飲食(如經常大魚大肉等飲食習慣)、飲酒以及身體活動不足。
5. 親屬中有人在55歲(父親或兄弟)或65歲(母親或姊妹)前心臟病發的家族遺傳史。
小編提醒,平時就要注意三高、規律運動、健康飲食、節制飲酒、拒菸,保養珍心!
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的隱形殺手,雖然肥胖是高血壓的危險因子之一,但醫師提醒,「外瘦內胖」者依然會罹患高血壓,唯有正確飲食、定期運動,才可能有效控制體重與體脂率,遠離高血壓威脅。了解更多
【三高要注意!】
尤其是高血糖,一定要多關切、多注意足部保養,
糖尿病是複雜的慢性代謝性疾病,
沒控制好會引起中風、心臟病、視網膜病變,
甚至有截肢等併發症啊~
參考三高數據表:http://health99.hpa.gov.tw/Article/ArticleDetail.aspx?TopIcNo=789&DS=1-life
在門診就醫的新診斷病人中,經常會碰到剛確診就已經發生視網膜病變或腎病變的患者。
這表示糖尿病危害身體至少五年以上,其中嚴重的更是造成失明或已瀕臨洗腎。等到水腫、視力受損出現時,往往為時已晚,這多少也是因為人們習慣以直覺來感受自身健康狀況,不痛不癢就認為自己沒病!
爲了不被糖尿病「矇騙」,最好的方式就是建立定期檢查的好習慣!特別是某些高危險群...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游能俊,教您當個聰明的健康管理者↘

記得口訣:一檢 二顧 三控制~
【一檢】一年至少接受一次足部檢查
【二顧】「顧足」兼「戒菸」
【三控制】血糖、血壓、血脂控制好
守護你我,血糖控制,不恐懼截肢!
資料來源:http://talk.news.pts.org.tw/2010/10/blog-post_27.html
你還在大吃大喝嗎?
知道自己血壓偏高嗎?
快點養好飲食習慣,定期運動,⋯⋯
並且每天至少都要量一次血壓,
才是遠離高血壓的好方法~
9/29也是世界心臟病日,小編提醒各位,要關心自身健康啊~國民健康署
「F」就是FACE,請患者微笑或是觀察患者面部表情,兩邊的臉是否對稱;
「A」就是ARM,請患者將雙手抬高平舉,觀察其中一隻手是否會無力而垂下來;
「S」就是SPEECH,請患者讀一句話、觀察是否清晰且完整;當三者症狀出現其中一種時,就要趕快送醫。
「T」就是TIME,要明確記下發作時間,立刻送醫,爭取治療的時間,把握「急性中風搶救黃金3小時」。
來看腦中風的類型有哪些?????
台南市立家醫科鍾政澤醫師指出,顏面神經麻痺又稱為「鬼吹風」,是一種急性神經發炎的疾病,常常一覺醒來出現包括嘴巴歪斜、口水外流、眼睛閉不緊、味覺異常、耳後痛與怕吵等症狀。…詳情見http://goo.gl/L1xxf5

詳情見http://health99.hpa.gov.tw/Hot_News/h_NewsDetailN.aspx?TopIcNo=6973
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壓日,主題為定期量血壓,國民健康署發布新聞稿,指出:國內20歲以上的民眾,平均每4個人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且高達1/3的高血壓患者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小編提供二減二多,幫助民眾遠離高血壓:
1. 減鹽:避免醃製、減少加工,以及含鈉高之料理食品;並使用天然調味料(蔥、蒜、蘿蔔泥),取代沙茶醬、豆瓣醬等含高鈉調味料。
2. 減重:維持BMI 18.5-24的健康體位,男性腰圍不超過90公分,女生腰圍不超過80公分。
3. 多運動: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或利用零碎時間來進行身體活動。
4. 定期量血壓:定期量血壓是及早發現與控制高血壓的首要步驟。若血壓超過140/90 mmHg就應該諮詢醫師。
國民健康署呼籲民眾,藉由二減二多,來控制好血壓!
新聞稿連結:
http://www.hpa.gov.tw/BHPNet/Web/News/News.aspx?No=201405150001
想了解更多,請下載「減鹽秘笈手冊」、「高血壓防治學習手冊」:
http://www.hpa.gov.tw/BHPNet/Web/Books/
代謝症候群是指腰圍過粗、血壓和血糖偏高、血脂有點異常的群聚現象,又稱作「一粗、二高、血脂異常」;然而以上這些數值都還沒有達到慢性病的標準,所以代謝症候群是慢性疾病發生前的警訊。有代謝症候群未來得到「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症」、「心臟病及腦中風」的機率,分別是一般健康民眾的6、4、3、2倍。
小編建議民眾五大絕招可以預防代謝症候群:
1.聰明選、健康吃:營養均衡,低糖、低油、低鹽與高纖飲食為原則。
2.動動手,動動腳:增加心肺功能運動(慢跑、游泳)、增加肌耐力運動()與增加柔軟度運動(伸展操)。
3.做檢查,早發現:定期作間康檢查。
4.不吸菸、少喝酒。
5.壓力去,活力來:藉由泡澡、聽音樂、運動、聊天與靜坐冥想等方式減輕壓力。
想了解更多,請下載「預防代謝症候群學習手冊」:
http://www.hpa.gov.tw/BHPNet/Web/Books/manual_content15.aspx
高血壓患者除了適量的攝取鹽分外(每日食鹽不超過6公克),也要配合適當的運動才能改善高血壓的症狀,小編 提供高血壓患者運動原則:
1.運動強度:感覺稍微吃力、不能唱歌、但仍可以說話的運動強度。⋯⋯
2.運動時間:一開始從15分鐘,再慢慢增加到至少30分鐘。
3.運動頻率:每週至少3次,然後漸漸養成每天都有運動習慣。
此外,慢跑、游泳、健康操、騎腳踏車、快走與土風舞等都屬於緩和且持續的適度運動,可供高血壓患者參考喔!
想了解更多,請下載「高血壓防治 學習手冊」:
http://www.hpa.gov.tw/BHPNet/Web/Books/manual_content09.aspx 更多
1.健康飲食:少糖、少鹽、少脂、高纖、多蔬果
2.規律運動:每周至少5天,每天至少30分鐘
3.體重控制:減少熱量攝取,減重後體重不復胖
4.戒菸和節制飲酒
5.定期檢測血壓、血糖、血脂
5項指標只要符合3項或超過3項異常,就代表有代謝症候群。
圖片來源:全民健康基金會_三高防治手冊
高血壓會造成許多嚴重的併發症,如腦中風、心肌梗塞或腎臟病變等;適量的攝取鹽份有助於血壓的控制,正常人每日食鹽不超過6公克(相當於2400mg之鈉),相當於1茶匙食鹽。小編 提供以下小撇步,幫助你減少鈉的攝取量:
1.少外食,點選清淡菜餚。
2.避免精緻、加工食品。
3.不要將湯全部喝光。
4.少選用加工及半成品食物,如火腿、火鍋料等。
想了解更多,請下載「高血壓防治 學習手冊」:
http://www.hpa.gov.tw/BHPNet/Web/Books/manual_content09.aspx
其實你可能有高血壓!
【小心你也是痛風危險群!】
痛風又被稱為「帝王病」,早期認為只會發生在老年人身上。但隨著現代人飲食習慣改變,三餐高油、高鹽的飲食習慣下,使痛風成為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之一了解更多
【預防代謝症候群-健康檢查篇】
預防代謝症候群,除了均衡飲食與規律運動外,定期做健康檢查,以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也很重要。100年8月1日新上路的新制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增加身體質量指數計算與腰圍之測量;另除原來總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之檢測外,新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使得成人預防保健服務項目已涵蓋代謝症候群五項危險因子之檢測,有助民眾及早發現代謝症候群喔。
小編提醒大家,40歲以上未滿65歲民眾,政府補助每3年1次;65歲以上民眾、55歲以上原住民或35歲以上小兒麻痺患者,政府補助每年1次成人預防保健健康檢查。
想了解更多,請下載「預防代謝症候群學習手冊」:
http://www.hpa.gov.tw/BHPNet/Web/Books/manual_content15.aspx
【慢性腎病的高危險群】
慢性腎臟病早期無明顯症狀,等到發現時已經有相當程度的受損。
因此早期篩檢發現早期接受治療就更顯得重要。那麼哪些人是慢性腎臟病的高危險群呢?
1061030府教體字第1060154378號
主旨:轉知本市建功國小辦理「106年校園主要慢性病個案管理推廣及評估計畫成果發表會」,請各校踴躍派員參加,請惠予出席人員公假登記,請查照。
說明:
一、依據本府106年10月13日府教體字第1060148000號函暨中臺科技大學106年10月11日中臺校護字第1060011548號函辦理。
二、成果發表會地點:新竹市東區建功國民小學二樓視聽教室;舉辦時間為106年11月15日(星期三)上午8時30分至下午16時,本次發表會不接受現場報名,自即日起至11月8日前請至公務員終身學習護照報名。
三、成果發表會聯絡人:新竹市東區建功國小吳欣怡護理師,電話:03-5713447#811
106年度新竹市暨苗栗縣中小學
校園慢性病個案推廣成果發表會計畫
一、前言
本市推動健康促進學校計畫多年,培養學生健康行為及健康生活型態已有初步成效,本年度配合學生健康檢查結果,進一步對於罹患慢性學童進行管理及評估,以達健康自主管理之成效。
二、計畫依據
1.依據國民健康署106年2月16日國健慢病字第1060600172號函辦理。
2.依據新竹市政府106年2月16日府教體字第1060032906號函辦理。
3.依據新竹市教育處健康促進學校實施計畫辦理。
三、計畫目標
應用現行健康促進學校推動架構,結合教育單位、學校及衛生
單位,建立校園學童慢性病個案管理及評估模式。
四、辦理單位
主辦單位: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中臺科技大學
協辦單位:新竹市政府
承辦單位:新竹市東區建功國小
五、辦理地點
新竹市建功國小視聽教室
六、辦理時間
106年11月15日(三) 8:30-16:00
七、參加人員:
(一)、新竹市及苗栗縣106年度慢性病個案管理計畫之中心學校與
種子學校務必派員參加成果發表會,並惠予公(差)假參加。
1.中心議題學校:新竹市東區建功國小、苗栗縣立大同高中。
2.種子學校:
新竹市:新竹市北區西門國小、新竹市香山區港南國小、新竹
市立光武國中、新竹市立三民國中、國立清華大學附
設實驗國民小學。
苗栗縣: 苗栗縣頭份市建國國中、苗栗縣立南庄國中、苗栗縣
立維真國中、苗栗縣頭份市后庄國小、苗栗縣立造橋
國中、苗栗縣苗栗市大同國小、苗栗縣頭份市六合國
小、苗栗縣後龍鎮溪洲國小。
(二)、中心學校及種子學校外學校,請踴躍報名參加,以報名先後
次序錄取,額滿為止。
七、報名方式
(一)本研習不受理現場報名。
(二)報名人員務必請於即日起至 106年11月8日(三)前務必至公
務人員終身學習網站登錄報名,額滿為止(限額60人)。
八、研習課程內容
時間 |
課程 |
講師 |
08:30-08:50 |
報到 |
建功國小團隊 |
08:50-09:00 |
長官致詞 |
新竹市教育處 新竹市建功國小校長 |
09:00-12:00 |
苗栗縣校園慢性病個案推廣成果發表 |
苗栗縣立大同高中 苗栗縣頭份市建國國中 苗栗縣立南庄國中 苗栗縣立維真國中 苗栗縣頭份市后庄國小 苗栗縣立造橋國中 苗栗縣苗栗市大同國小 苗栗縣頭份市六合國小 苗栗縣後龍鎮溪洲國小 |
12:00-13:30 |
餐敘及成果海報觀摩 |
|
13:30-15:30 |
新竹市校園慢性病個案推廣成果發表 |
新竹市東區建功國小 新竹市北區西門國小 新竹市香山區港南國小 新竹市立光武國中 新竹市立三民國中 國立清華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
15:30-16:00 |
綜合討論 |
林麗鳳教授 牛玉珍助理教授 |
16:00 |
賦歸 |
|
九、附則:
參加本項研習人員及工作人員均以公假登記。
十、本實施計劃核准後實施,修正時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