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日日談」健康教育課程應該加強---2009/10/11
 世界各地媒體日前大幅報導美國「科學公益中心」公布的研究報告,以導致疾病疫情的統計數字,列舉十大「危險食物」,萵苣和菠菜居首,其次是蛋類、鮪魚、蠔、馬鈴薯、乳酪類、冰淇淋、番茄、芽甘藍和漿果類。消基會稍早也公布若干中藥材抽驗結果,發現農藥殘留高,呼籲民眾注意。
 相關業者當然立即發表聲明駁斥這些報告。學者則指出,問題在清洗、烹煮和食用方式,而非食物本身不健康。議論紛紜,莫衷一是,民眾不禁困擾:如何才能吃出健康?這不正是學校──尤其是國民教育健康課程施教的重點嗎?
 此外,學校是傳染病的溫床,除了對抗目前正在肆虐的H1N1新流感之外,校園裡常見的傳染病,包括:腸病毒、紅眼症、頭蝨、細菌性腸胃炎、桿菌性痢疾及流行性感冒等,最好能納入健康教育教材,增進學生相關知識,有助兒童保健。
 然而,國小學生的健康教育教材,有關食品安全和疾病防護的內容不多,部分學校還把健教課拿來補課或移作他用,明顯違反教學正常化政策。
 為了國民的健康,健康教育課程不容輕忽,而應該強化,讓它更健康。
--雅琳阿姨觀點:立意雖佳,但教育環境畢竟還是以升學教育為主,大家也都知道健康很重要,但是呢?視力不良催繳不交的---有、預防注射黃卡影本不交的---有、發燒不接的---有〈最近新流感倒是家長跑得蠻快的一通知馬上就答應會到學校帶孩子〉、放學後訓導處廣播,勿在學校逗留,仍有家長很有勇氣得把孩子放在校內,甚至假日也是,....,在學校工作越多年,問號也不斷複製一直存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mpst01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