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心理創傷認識心理衛生健康中心宣導網請點我

1030603週報 生教組-  轉知市府來文-臺北捷運103年5月21日發生隨機殺人不幸事件,請學校啟動學生關懷機制並強化校園安全管理措施。主動關懷:呼籲師長及家長主動關懷學生異常表現,以提早發現問題,即時提供適合之輔導協助。

 

親愛的家長您好:                                      (105.04.06版)

有關3月28日臺北市女童意外事件,令人心痛難過。根據以往經驗,在接觸這類新聞事件後,都可能產生極大的震撼與衝擊,甚至有的家長或孩子會出現莫名的擔憂與害怕,因此學校提供一些資訊,方便您瞭解自己或孩子的狀況,一同和孩子渡過這次突發事件可能帶來的影響。

 

頻繁接觸意外事件新聞影像後,可能出現的情況:

● 腦海中持續浮現新聞事件的影響或畫面,感到痛苦或不安。

● 對生命安全感到疑慮,在外時常保持警戒狀態,甚至感到害怕或恐懼。

● 無法安心或放鬆,睡眠品質,甚至作噩夢。

● 情緒受到波盪,難以平復,影響到工作或學習的心情和狀態。

● 懷疑生命意義,例如會問:「活著做什麼﹖」、「人好像會隨時死去」。

● 生理的反應,如:肚子痛、胸悶、感到疲累。

● 回想親人受傷或過世的經驗。

 

如果您或孩子有以上的反應,請別擔心,在不幸事件發生後出現這些行為都是正常的,除了家人的陪伴與關心,您還可以這麼做:

 

1.勿重複觀賞相關新聞或影片

由於新聞媒體不斷播放此事件,重複性的負向資訊,易造成觀看者視覺及感受上的疲勞感,形成煩悶、無法專注等反應。再者,重複播放的新聞可能傳達許多不一致的、與事實有所出入的資訊,可能會激化內在不安。因此,請您提醒孩子避免長時間、高頻率觀看相關新聞,避免將注意力過度放在犯案情境或細節中

 

2.引導孩子,掌握他們的狀態與想法,提供以下策略:

策略一:開啟關心的對話

問問您的孩子「你有沒有嚇到?」、「會不會覺得很恐怖?」、「你現在覺得還好嗎?」。讓孩子將想說的話說完,不必急著打斷他,將討論方向放在該新聞事件對孩子帶來的感受。

策略二:說出心中的感覺

試著了解孩子恐懼、害怕、焦慮、不安、傷心、難過、疑惑或擔心,告訴他「我知道你感覺很擔心、不安,媽媽/爸爸/老師等... 我也感覺到很害怕與擔心」,面對孩子的提問,可以告訴他:「我們都不知道新聞事件主角為什麼會這樣做,但警察正在弄清楚他為什麼這樣做」。

策略三:關照孩子的擔憂

面對孩子的擔憂,可以告訴他「外面有時候會有這樣的壞人,但多數的時候不會,警察、警衛、老師、媽媽、爸爸...都會一起保護你」。肢體上給予擁抱、拍肩,或者讓孩子攜帶安心小物品在身上,例如:平安符等,增加安全感。

策略四:將心思放在平靜安心的事物上

您可以協助孩子將注意力轉移至平時的興趣或關心的事物上,一起做安心與放鬆活動。

策略五:恢復日常生活節奏

放學後習慣在校園或社區空間運動的孩子,請家長讓孩子如同以往一樣,維持一樣的生活節奏,因為穩定、規律能夠讓孩子感到安心與自在。

 

3.鼓勵孩子可以提出任何的困惑和您討論。

 

4.接受孩子的情緒和行為反應。

 

5.教導孩子讓自己更安全的方法:

● 不要單獨太早到校或太晚離校

● 加強孩子察覺和辨識環境安全性的能力

● 避免獨自出入偏避或人煙稀少的地方

● 遇陌生人問路,可熱心告知,但不必親自引導前往

● 如果發現陌生人一直跟隨,快速跑開,大聲喊叫,吸引其他人的注意

● 瞭解 平時活動範圍附近的愛心導護商店或警察局位置

 

期盼您共同陪伴孩子渡過這段時期,當您的孩子有一些情緒反應,請務必先試著瞭解和接納他,但若持續超過二星期以上,請您與學校輔導處聯繫,我們將陪您分享或探索相關問題。

 

²  若有需要進一步的協助,請洽學校輔導處:03-5222109 轉8503、8507、8508

²  或致電新竹市學生輔導與諮商中心:03-5286661 (諮詢時間08:30-17:30)

正向人生,從說好話開始--親子天下

 

多關心家人吧!這是避免反社會遺憾再度發生的關鍵 

為什麼要讀書?如果你的孩子也問了這問題,這回答的很不錯,還有殺人的問題,推薦父母和老師們看看.

對異性朋友告白 你要學會如何評估  更多東門性教育宣導資源請點我

預防下一個鄭捷 父母應該這麼做-今周刊--〈內容有關ADHD是否用藥論點雅琳阿姨持保留想法,仍須尊重小兒心智科醫師專業〉

王浩威:學當原諒者 比當贏家更重要 - 時事 - 新聞- 商業周刊

 

2度密訊 鄭捷父母:從小到大沒異狀-1030612 

護理師雅琳阿姨曾服務於竹市東區衛生所公衛護士,業務涵蓋青少年心理衛生

今晨我如平常一樣搭上通往學校的捷運,然而空氣沉重滯凝令人透不過氣,除了捷運站都有穿著制服的警察駐守外,車廂中滑手機的乘客明顯減少,稍一抬頭與迎面的陌生眼神對望時,流露出的是濃重的防備與緊張。 

顯然,昨晚一同籠罩於撲天蓋地的血腥、驚悚畫面的台灣人們,共同經歷了一場極為震撼的「重大事件」,即便你我人不在那班列車上,透過寫實、聳動的鏡頭,彷彿同樣生命遭受威脅、與死神對抗。 

身為教師,我不禁想到了任教社會課班上、未成年的孩子們,他們所感受的衝擊想必更加強烈。他們的心聲需要有人傾聽。 

今天恰巧有4節課、兩個班四年級的社會課,我各利用大約1節課的時間,與孩子談談昨晚的「那件事」。 

當我一開口說,老師打算和大家談談昨晚「那件事」時,座位上的孩子們就忍不住舉起手,急著搶先發表他們看到的、聽到的。果然,身處新聞媒體發達的環境,很難什麼都不知道。「老師,電視上每一台都在報、每個畫面都播放好幾次!」我點了點頭,更深感與孩子討論的重要性。 

在與孩子談這件新聞之前,首先我整理關於這門課的想法: 

一、兇嫌為何作案、如何作案、最後會有怎麼下場並不是這堂課的重點。因此廢不廢死同樣不是這件事的關鍵。

二、孩子的心理狀態遠比新聞分析來得重要。

三、教學重點在如何告訴孩子事件後的應對,以及如果遇到類似情況時如何應對。

四、以孩子的能力為出發點,是10-11歲的小朋友能夠做到的、可以理解的。

五、鼓勵孩子表達情緒,然而我自己應將情緒減到最低。 

因此,我開宗明義就說出這堂課的前提:「老師希望大家從今天開始,不要單獨一個人觀看電視或是網路上關於這件事的影片,至少一個星期。」因為台灣媒體的素質無法令人恭維,一再播放血腥畫面,或是播報許多未經查證的新聞,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都不是好的影響。何況適時讓自己遠離負面、且超過身心承受範圍的新聞,也是給予孩子心靈休憩的機會,也是讓整起事件沉澱、回歸理性討論的空間。 

以下是我上課前先問小朋友的問題: 

一、你知道老師準備要跟大家說的是那件事的,請舉手。(用以了解孩子與時事接觸的程度)

二、昨晚有家人和妳討論這件事的,請舉手。(用以了解家人對此事的看法)

三、昨晚你看新聞時,感到害怕的,請舉手。

四、昨晚你看完新聞時,害怕搭捷運的請舉手。

後兩個問題,舉手的超過一半。 

由於依然有極少數孩子不知道這則新聞,我接著簡單描述事發經過,不過一再強調:「這些都是老師在電視上看到的,並不一定是正確的。」然後提醒孩子:「因為我們對兇手不了解,而且隨機犯案的手法,讓每個人都更容易感同身受,所以我們會這麼害怕擔心。然而,事件才剛發生,真相未明,警察都還在調查,何況再怎麼了解兇手,也對我們自己沒有幫助,重要的是接下來我們該怎麼做、如果未來我們遇到這種事該怎麼辦。很可惜這些新聞媒體很少告訴我們。」

 「新聞才不會告訴我們這些。」孩子直接這樣回覆我。

 我擺出來的姿態是:我們一點都不關心兇嫌的八卦,該關心的是未來,我們可以做什麼。

在敘述過程中,我也不忘強調勇於救人的護理師,以及挺身而出的勇伯。「人性並不是完全是黑暗的。」

 由於時間有限,我直接將重點揭示:

 「今天之後我們該怎麼做?」

一、減少滑手機的時間,就算在滑手機,如果是在公眾場合,也應該保持對周圍環境的警覺。

二、一個星期遠離新聞媒體。

三、出入公眾場合要結伴同行,就算遇到意外,也會讓自己的情緒更加穩定。

四、如果你感到害怕、難過、擔心,請你一定要說出來,跟家人、跟老師、跟朋友說,不要悶在心裡。

 「老師,我之前看鬼片很害怕,但是說出來之後就還好呢。」

是啦,老師就是在說這個。

 「如果我們遇到昨天那件事怎麼辦?」

一、逃,盡速遠離危險的人事物。請不要試圖與歹徒對峙,或做出任何激怒他的行為。「你們年紀這麼小就當英雄,不是件好事啊。」

二、如果可能,請保持冷靜,至少逃生時請留意四週,避免撞到人或是被人撞倒。

三、如果不幸無路可逃,請利用身邊物品擋住身體重要部位:心臟、脖子或是頭部。

 接著,我提出希望往後孩子能夠改變的態度:

一、多關心自己、關心身邊的人,不要讓自己或是朋友有成為兇手的可能。

二、減少玩電玩的時間,多花一些時間與真正的人相處。

 最後,我很沉痛的說:「昨天在列車上的人,一定沒想到今天出門會遇到這件事,甚至有人就此離開這個世界。因此,我們應該要更加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慶幸我們都還活著,在這裡見到彼此。」

 「老師,如果今天是我們的家人遇到這種事該怎麼辦?」我很訝異居然有小朋友這樣提問,也很感動。「因為你們還小,把自己照顧好,至少不要讓大人為你擔心。當你感到害怕難過時,請尋求幫助、說出來,不要自己悶在心裡。」

 經過這兩堂課,我發現孩子教我的、提醒我的,遠比我自以為的還多。小朋友知道的遠比大人想像的還多,他們也遠比大人想像的還要堅強、還要體貼。

 祝願死者安息,生者平靜,台灣要面對的難題還有很多,實現一個公平正義、關懷信任的社會,才是解決治安問題的治本之道。深深期盼這群孩子長大之後,更有能力扛起這個國家的責任,獨立思考,獲得做出判斷和選擇的智慧。

 或者這個國家在那之前早已臻於美好。

有沒有反社會人格 看了就知道

衛福部豐原醫院精神科醫師陳逸群表示,北捷喋血事件後民眾自危,殺人魔或變態狂被冠上心理學、犯罪學上所稱「反社會性人格」,你是這種人格嗎?她提供下述檢測,進行下述測試前,測試者先排除是否有酗酒或吸毒問題,也排除最近是否因壓力調適不好,導致易怒的情況。排除這些條件後,若符合下述九種特徵中三項以 上,你具反社會性人格。

(1)15歲前,經常違反校規,或連續犯行遭警方逮捕

(2)經常使用說謊、詐欺等手法,讓自己獲益或從中感到快樂

(3)個性衝動,行事欠缺計畫
(4)易怒,且常使用暴力、鬥狠解決事情
(5)不顧自己以及他人安危
(6)沒責任感,經常無法做完一件事
(7)對於犯錯無感,不會自責、不會痛悔
(8)對自己的錯誤,採合理化解釋
(9)沒被診出妄想症、沒躁鬱症、沒幻想症
陳逸群強調,遇到反社會性人格暴力行為,自保的黃金定律是儘量不要顯露神情慌亂,反倒要用嚴肅堅定語氣斥責。民眾在遇到暴力行為後,會有害怕、焦慮,可選擇向心理醫師、輔導老師、或親友求助,讓情緒達到紓解、擺脫鬱悶。

是怎樣的一個社會,逼出鄭捷這樣的生命狀態?

《透明的存在 》★王浩威

蔡伯鑫醫師是一位年輕的精神科醫師,某天看完診後,在他的臉書上寫下這樣的內容:
「今天夜診,碰到兩個家長都遇到親師溝通的問題。
「兩個孩子都是智商比平均還低的注意力缺失過動症,也都在吃藥。一個國中生,一個國小中年級。
「國中生那位,班導屢屢誇大孩子的錯誤(例如:不小心掉東西發出聲音,就被寫聯絡簿:『影響其他孩子的受教權!』),還當全班同學面前取笑孩子的身材,事後寫聯絡簿則說:『只是開玩笑,沒有惡意,不要只聽孩子的片面之詞。』
「另一個國小生,則是班導認為一直說謊(犯小錯不敢承認;一會兒說有寫作業,一會兒又說沒寫等等),於是就處罰孩子一個人在隔壁空教室大半天。孩子後來怕到大哭,到現在還是不停摳手,變得犯錯後更不敢說話。
「前一個家長去找輔導老師求助,結果班導隔天在聯絡簿上語帶不滿地指責家長不該找『第三者』傳話。家長說,就是過去的經驗,猜想直接找班導,她不會接受,甚至會有衝突呀。
「後一個家長找資源班老師求助,得到的建議是:『1.轉學;2.自學;3.你要怎樣就怎樣,就不要管了。』隔天班導跟媽媽說:『資源班老師說妳很生氣。』媽媽忍不住問:『資源班老師是在挑撥離間嗎?』」
這位年輕的兒童精神科醫師寫說:「唉,坐在診間聽這些家長不斷抱怨怪獸老師,但也忍不住想,那些老師們會不會也覺得他們是怪獸家長呢?親師溝通愈是不良,往往變成無助與惡性的循環。有孩子愈來愈受挫、退縮,也愈沒被聽到他們的聲音,又該怎麼辦?」


是怎樣的老師,為什麼看待這些不夠「常態」的孩子是如此負面、是一種負擔,最好不要存在自己班上?甚至連嫌惡之心都掩蓋不住了?
而更人著急的是:這樣的情形不是少數。最近的注意力缺失症過度治療的風波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這些年來,在臺灣,小孩子被診斷為過動兒的傾向愈來愈多。特別的是,這些來到診間尋求治療的孩童,很多是老師建議的。
老師們積極建議父母要帶這些孩子去找醫師,認為他們是「注意力缺失過動症」,希望這些孩子能夠服藥治療。如果家長帶去看的兒童精神科醫師認為嚴重程度仍不符合這個診斷,或是認為雖然符合這診斷但處理重點不應是藥物,老師還會積極暗示家長這醫師不夠經驗,甚至建議另外找某位醫師。
而通常,老師建議的醫師,往往是他們過去經驗中較容易開「利他能」這一類藥物的醫師。其中許多不是兒童精神科醫師,甚至不是一般精神科醫師,而是小兒科醫師或復建科醫師。
老師們為什麼急著要孩子吃藥?也許有一點效果吧,小孩的活動量可能稍稍減低了。但更重要的是,當孩子被「醫師」下了一個診斷,特別是要求服藥之後,老師的焦慮下降了。
老師的焦慮,一來是來自對教室秩序的控制慾,二來則是對這樣的孩子愈來愈忍受不住的感覺,和他身為老師的道德標準有所衝突,潛意識𥚃需要一個名正言順的說法來反駁自己良心的不安。
於是,在臺灣,服用「利他能」的小孩,是逐年地愈來愈多,甚至是多到不可思議的程度。


在高雄執業的家醫科醫師李佳燕,是一位長期關注婦女和兒童權益問題的社會醫師。她兩三年前就開始關注這問題,忍不住在20134月寫了一封信給當時的內政部兒童局張秀鴛局長:
「…我們從多年的家庭醫療診療工作,以及自身與周圍親朋好友遇到的現象,開始關注且非常憂心我們的孩子,在幼稚園、在學校,被老師過度判斷為過動症或注意力缺損的兒童精神疾患。即使只是一般親友聊天,只要我一提起過動兒(這名詞),幾乎到處都有父母跟我說:『我小孩的老師說我小孩就是過動兒!』
「有一回,我到高雄市教師會演講過動兒過度診斷與過度開藥的問題時,有一位老師就說隔壁班一位老師,全班二十幾個小朋友,就有八位轉去看醫師,看完診回來,有六位服藥。
「『過度診斷、過度醫療、過度給藥』,沒錯,這是我們醫療界的通病。但是如果發生在成人身上,至少成人有自己決定要不要繼續看病,要不要繼續服藥的權利。但是,這狀況發生在孩子身上,孩子在老師和家長的要求下,成了完全無法抗拒看病服藥的無權利個體……。」
李醫師的這一封信,憂心的不只是:「老師不善長班級的經營、醫師的失職」,而是進一步希望讓家長「瞭解孩子的本質與教育的目的」,「讓老師重回教育根本,因材施教」,「跟兒童心智科醫界對話,認識教育現況,認識目前家庭與孩子的生活處境與壓力」……。
雖然不曉得昔日的內政部兒童局局長,而今改制後升格為衛福部保護服務司司長張秀鴛,是否有任何回應,但李醫師提出來的呼籲,是值得再進一步思考的。


我自己是在1979開始陸續接受兒童精神科的訓練;這訓練,一直持續到1985年左右。當時,國內兒童精神科醫師並不多,帶我們訓練的主要是宋維村、陳映雪、徐澄清、李鶯喬、丘彥南等醫師。
在那個時代,注意力缺失症或過動症的診斷並沒有那麼多,但也不是太少。然而,最大的差別是,那時候,教我們這方面專業的醫師們,從來不認為藥物治療是主要的方法。他們總是強調如何教父母去帶這些小孩,以及,如何建議老師用不傷孩子自尊的方式來經營班級。
至於用藥,在這樣處理過程下,幾乎是十分不必須用的。
那是一個生活細膩而不匆忙的時代,每個人都樂意去傾聽彼此的聲音,即使是門診負擔沉重的醫師也是如此。
然而,曾幾何時,包括醫師、老師和父母,也包括我們的媒體和一般民眾,這樣細膩關懷的生活態度,卻不知不覺地不見了?
在過去,至少在我成長的時候,老師們彼此之間不是提倡「愛的教育」,甚至還很積極糾正或引導當年日本教育下而相信「斯巴達教育」的家長們?
當然,在那一個時代,教育並非完全美好,還是有許多不自覺的偏見存在。譬如:成績好的學生還是容易受到重視,相反地,成績不好的學生,似乎較容易被視為品德也不夠好的。然而,即便是這樣,教育相關的事務,包括老師和家長,確實是相信「愛的教育」(雖然不全然做到),相信每一個小孩都是值得以抱持著關愛的心態去找到適合他們個別狀態的方法去教育他們。


而現在,父母和老師,又是怎樣看待孩子的呢?
李佳燕醫師結合了許多關心兒童權益的人士,包括兒童文學的幸佳慧等人,提出「給孩子做自己,拒絕孩子變罐頭」的口號,成立「還孩子做自己行動聯盟」,在全省各地辦活動。
為什麼是「罐頭孩子」呢?
我猜想是來自童書《罐頭裡的孩子》。這本由德國兒童文學大師克莉絲汀.內斯特林格(Christine Nöstinger,1936)1976年創作的作品;後來在1983年也被當時還年輕的導演Claudia Schröder改拍成電影。
孩子的內心世界從來沒被真正的注意到,因為大人只是在乎小孩究竟是屬於可以讓他們光采的好孩子(像小說裡罐頭工廠所出產的孩子一樣的好),還是讓他們丟臉的壞孩子。然而,在這樣的在乎下,孩子自身最重要的部分,也就是屬於人的部分,卻是不知不覺地不存在於我們的世界中了。
這樣的不存在,日本的社會則是用「透明的存在」來形容。
孩子雖然是生活在家裡或是在學校,但從沒有被父母、老師或其他同學真正地看到、感受到。
所謂真正地感受到,是指他真正地存在:他的想法、他的心情、他的困難、他為什麼要憤怒或撒謊,甚至他為何要表現這麼好……。而這一切,都不見了。


孩子只是被當作一種物體、一種工具來看待。父母對小孩不自覺地總是注意著:他是不是一個讓我們光采,至少不丟臉的小孩?老師看他則是:他是不是不帶給我的班級麻煩的小孩?而同學看他就成了:他有沒有什麼值得交換的能力、權力、或金錢?
在日本,不只是教育學家或社會學家討論過「透明的存在」這問題,連小說家也延續這觀念的探討。村上龍1976年出道而獲得當年群像新人文學獎和芥川龍之介賞的傑作《接近無限透明的藍》,這本直到2005年在日本已經賣出350萬本,成為日本最暢銷的現代小說之一,就是在探討小孩子們在大人的世界中,被無情地扭曲了。
「透明的存在」這名詞,甚至也出現在日本的犯罪事件裡。1997年日本神戶市須磨區發生了連續殺人事件,包括死亡的兩人和重傷的三人皆是小學生。犯人手法殘暴,甚至還以「酒鬼薔薇聖斗」自稱,寄出挑戰信,整個日本社會都震驚了。然而事隔多日以後,當整個案情終於水落石出,最教人震驚的是,這個被想像成惡魔一般的兇手,竟是一位平常看不出任何異樣的十四歲少年。
這位犯罪少年在挑戰信中,同時也憤怒地斥責日本的教育制度。他在信裡許多的威嚇之後寫道:「強迫性的教育造就了我,一個透明的存在。」


且讓我們想想這一次臺北捷運殺人事件的鄭捷吧。想想我們的教育、我們的父母、我們的老師、我們社會中的大人,甚至我們自己:我們真的注意到了旁邊的人的真實存在?
這一次的事件,許多撻伐之聲,乍看是正義的怒吼,但,真的看到鄭捷的存在狀態了嗎?
在這樣滿天的惡魔想像中,十分難能可貴的,東海大學校方發表了一篇值得眾人深思的信。它是寫給東海大學師生的,但我覺得全臺灣都該看看。信中其中的一句話:「我們愛著他們,卻也不夠愛他們。」
也許,在這樣不幸的時刻,我們應該停下我們的恐懼和憤怒,一起讀讀東海大學的這一封信,也一起讀讀「還孩子做自己行動聯盟」的發起文章,好好想一想:臺灣究竟要怎麼辦?

「每個孩子的狀況都不同,我們的目的是提供不同角度的觀點與資訊給家長與主要照顧者,藉此充權家長與主要照顧者的選擇能力,使其有能力逃脫單一的價值論述。最後目的,除了提供家長一個支持的網絡,也避免孩子成為主流價值與觀點的犧牲者。
老師,醫師,父母都不是唯一影響孩子的關鍵大人,也都可以是影響孩子的關鍵大人。
我們大人以為小孩應該是什麼樣? 我們大人如何教小孩?我們大人對孩子有什麼要求與期待?我們以為孩子應該被教成會做什麼?該懂什麼?最終長成什麼樣的人?我們開始擔憂現代孩子的教育,恐成為某種形式的罐頭化或機械化的過程。我們的專業如何在孩子身上運作?將孩子的行為,以疾病化的方式去解釋與對待時,這些對孩子、對整個家庭的影響都重大且深遠,如何能不審慎?」

 當身邊的人出現憂鬱傾向,該挺身幫忙,還是轉身逃跑?

您是否覺得身邊鬱卒的朋友愈來愈多?常常可以聽到他們說:「我覺得我好像得了憂鬱症!」調查顯示,高達七成是沒有經過確實診斷,僅依自己情緒起伏的感覺來斷定自己罹患了憂鬱症。
在臺灣,多數人習慣自己當醫生,自己下診斷、自己用藥,這樣的情況可能導致疾病的惡化及錯失復原的機會。…詳情見http://goo.gl/WQ2tLR

*檢測自己有沒有憂鬱症傾向:憂鬱症量表http://goo.gl/WQ0ZOr

1030531高IQ≠高EQ 避免激怒對方

〔自由時報記者林宜樟/嘉義報導〕中正大學輔導中心諮商心理師林盈慧說,若遇到恐怖追求者,建議先向同學、師長和家人告知,增加求助資源,以委婉但堅定的方式拒絕,若有人身安全危險顧慮時,可請師長陪同報案。

林盈慧說,恐怖追求者常認定對方會不好意思告訴旁人,因此行為越來越誇張,建議當事人發現有問題時,要先向朋友、家人告知,並明確告訴對方「我不喜歡這種方式」。

林盈慧建議,若需見面正式拒絕,要找白天或公共場合,並請朋友在附近注意,拒絕時可用「謝謝你喜歡我,但我的心意不同」等方式,盡量避免會激怒對方的話語。若難以決定該怎麼拒絕或一直拒絕不了,可詢問學校輔導老師,擬定策略、沙盤推演。

林盈慧說,普遍讓被追求者困擾的追求方式,例如像GPS定位系統一直問所在地;奪命連環CALL;易怒或動手;斷絕被追求者身邊朋友,強調自己才是最棒等。恐怖追求者常認為自己癡情付出,若無回饋就會憤怒,將情緒用行動加諸在對方。

林盈慧說,追求者必須了解許多方式不一定是對方想要的,且雙方彼此喜歡的機率不一定高;若被拒絕,但沒有欺騙利用,可以自己想想,理解對方是真誠回應,緩和自己心情,多創造機會讓自己有下一個目標。

新竹市103年高中職校愛國歌曲曁紫錐花創意隊呼比賽 新竹高中

雅琳阿姨:我仔細凝看,軍歌比賽很有創意,現在的年輕人接受軍事教育已較我們的年代少很多,紀律也減弱很多,這次北捷事件,馬上反射性出手敵退的勇伯傘伯可看出端倪,我的想法不一定對……

 【小五童揮刀 自稱鄭捷2號】
【7童散播遭罰 家長斥學校不公】

【李定宇╱新北報導】新北市一名小五學生日前與同學玩遊戲,臨時起意拿出美工刀,自稱「鄭捷二號」追著同學跑,被隔壁班學生目擊後,開始流傳校內「有人模仿鄭捷」,引起兩班學生互嗆,校方獲知要求兩班共七名散播謠言學生寫「反省承諾單」,希望學生了解事發經過,避免以訛傳訛,但家長不滿認為「拿刀的學生才要寫悔過書!」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107健促施測班級
    全站熱搜

    tmpst01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