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16 11:59 記者陳志東/台北報導
校園霸凌事件不斷發生,而且殘虐手法讓人匪夷所思,無法理解究竟有何深仇大恨要這樣群體欺凌一個弱者。長期關心兒童福利與校園霸凌事件的兒福聯盟表示,霸凌其實可以區分為六大類,其中國小學生最常使用的是「關係霸凌」,而國中生的「肢體霸凌」通常最殘暴。
兒福聯盟表示,所謂霸凌(Bully),指的就是一個學生長時間、重複地被一個或多個學生欺負、騷擾,或被鎖定成為出氣筒。霸凌事件中通常包含三個對象,這些對象其實相當類似哆啦A夢卡通,其中霸凌者就是胖虎那類人、受凌者就是類似大雄的可憐人,此外也一定會有小夫這類型的旁觀者,這些旁觀者與霸凌者一樣可怕,因為他們愛看熱鬧,會鼓勵、協助霸凌兒童進行傷害性行為。
如果依照欺凌手段和方式的不同,則可區分為關係霸凌、言語霸凌、肢體霸凌、性霸凌、反擊型霸凌、網路霸凌等六大類。
其中「關係霸凌」最常出現在小學生身上,例如小孩愛說「我不跟你好了!」「我叫大家不要理你!」這類的霸凌非常常見,但也因為沒有立即可見傷害,因此最容易被忽視,但卻會讓受害者覺得非常沮喪與無助。兒福聯盟表示,目前對於校園霸凌的最佳解決之道,就是從小學生開始培養其對人際關係的正確處理觀念,只要沒有關係霸凌,就是對於未來其他各種霸凌的最佳預防工作。
最可怕、也最讓小孩恐懼的就是「肢體霸凌」,這類霸凌最常出現在國中生身上,手段非常殘暴,會讓被打的小孩每天活在恐懼裡,甚至留下傷痕與永難抹滅的心理傷害。更可怕的是,根據統計,曾是校園小霸王的男孩通常到24歲為止,有60%的人至少會有一次犯罪紀錄,有40%的人有高達3次或3次以上的犯罪紀錄,遠比不會霸凌小孩的10%犯罪紀錄高出許多。
根據密西根大學心理學家E. Eron進行35年縱貫性研究發現,8歲時有霸凌行為者,往後的一生中都常會有霸凌行為,而且很多校園小霸王長大後會經常與法院、物質濫用、戒癮、人格違常所需之心理衛生相關服務等脫不了關係。兒福聯盟強調,因此要預防社會犯罪與國、高中的霸凌,最好就是從小學預防開始做起。
其他的霸凌類型例如「言語霸凌」就是有的小孩不斷透過言語來刺傷或嘲笑他人,使被凌者造成非常嚴重的心理創傷;「反擊型霸凌」則是兒童長期遭受欺壓之後,會產生嚴重的報復與反擊行為,或改而欺侮比他更弱勢的兒童,這類的反擊通常非常可怕,例如台灣的軍隊,或是美國都曾經出現有反擊霸凌者帶槍到學校射殺同學、老師、長官等等。
另外「性霸凌」指的是不斷的性騷擾或性暴力,譏笑對方是男人婆、娘娘腔、同性戀,或是傳遞誰和誰在廁所接吻、性愛等等紙條或謠言,甚至真的進行身體上的性侵犯行為。「網路霸凌」則是近年來流行的霸凌方式,就是透過匿名留言攻擊他人等等。相關資訊可逕洽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網址:www.children.org.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mpst01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