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朱敬一】
新聞報導教育部最近研議要再對基測做些改變,大致而言有三個改變方向。其一,是要由考兩次基測改為考一次;其二,是要將量尺標準化的成績改為百分成績;其三,是不再侷限於基本問題,而要在考題中加上一、兩題較難的題目,以增加測驗的鑑別度。
繞一大圈 回到原點
兩次基測改一次,這不是當年的「一試定終身」嗎?量尺改百分,這不是當年熟悉的計分方式嗎?簡易基本題外加若干難題,這也是四、五年級生所熟悉的當年聯考題型。整體而言,這些改變就叫做「回歸聯考」。自一九九六年行政院成立教改會、提出教改白皮書,推動一連串的這改那改,十四年之後,終於又回歸聯考原點。這一路十幾年不是原地踏步,而是「繞著公園散步」,繞一圈回來一切沒變。
讓我們回憶一下當年教改的初衷吧。當年要將高中聯考改為「基測」,是因為國中是國民普及教育,不應該有太大的優劣差別,只該測驗其「基本」學力。為了不要父母子女太計較區區一兩分成績,「有識之士」就將一百分計分改為「量尺」級距,在級距內分不出細部差別。為了打破明星學校「迷思」,專家們發明不公布組距考生人數分布的招數,讓考生家長們因資訊不足,而將就填上「非明星」學校。當然,為了要打破一試定終身之弊,基測要辦兩次,外加其他推薦、甄選等「多元」管道。
教育內涵 一改再改
不只升學的篩選方式要改,教材也要跟著改。以前戒嚴聯考時期學習內容太過單一,於是改為一綱多本,而課綱內容也隨時修改,忽而古道西風瘦馬,忽而三隻小豬。教改人士說現代公民素養很重要、白話文重要、台灣憲政重要,因此學測基測都要測,於是考試的內容愈來愈多。教改說要給孩子們一個快樂的童年,但說歸說,孩子們的補習時數卻不斷增加。最偉大的是:連中小學修業年數也要改,想從六三三改為五四三,活像是莊子「朝四暮三、朝三暮四」的寓言。
以前,聯考考題確實有難有易,學生們補習是為了拚高分。現在,基測題目簡單了,成敗在於誰不犯錯、誰小心謹慎。結果是,補習班還是得科科補,學生們個個要熟練到解題機器般制約反應,一犯錯就可能成千古恨。以前,很少聽說有人去補作文;但現在由於基測成績大家差異不大,卻只有作文可以拉開差距,於是補習作文者人數大增。以前,補習班生意不錯,而現在則是暢旺無比,是台灣最興盛的無創意文化產業。
教改災難 向誰控訴
家長傷害一個孩子,叫做「家暴」;如果教改專家在十幾年時間不斷「繞公園」傷害成千上萬的孩子,那叫做什麼暴?家暴可以向社會局申訴,那麼受教改之苦的孩子們,得向誰申訴呢?「繞公園」背後,究竟有沒有一致的理念呢?
(作者為中研院院士、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mpst01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