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26 中國時報 【邱俐穎、張翠芬/台北報導】 牙齒矯正收費差很大!由於暑假是牙齒矯正高峰,收費卻一團混亂,本報記者訪問台北各大醫院和診所牙齒矯正收費標準,從七萬到十五萬不等,價差近一倍,不少人為了愛美忍痛讓荷包大失血,但因矯正收費不合理或效果不如預期的糾紛,也層出不窮。
 廿六歲的黃小姐從小飽受齒列不整、暴牙的困擾,親戚介紹到信賴的牙科診所,誰知價格貴的嚇人,口腔X光加上製作牙齒模型,還沒矯正就花了七千元。醫生還說她牙齒矯正難度高,費用要十五萬,和家人討論了很久才忍痛決定做,以每個月五千元分期付款,兩年半完成矯正。
 花十萬牙齒矯正的許小姐以過來人經驗表示,要「好好比價、殺價」。她先到信譽佳的醫學中心看診,但評估要十三萬,又到一家牙醫診所,價錢還是不滿意,直到第三家,經過殺價,將術前的矯正諮詢費、術後維持器費一併納入,以十萬出頭「包」了。
 日前中央健保局已要求各大醫院和診所須公告自費項目,記者實地訪查發現,醫院公告的自費項目林林總總好幾百頁,各科混雜,讓人看得頭昏眼花。例如,北醫收費八至十萬,馬偕七至十二萬,萬芳十至十五萬,市醫約十萬上下,台大、榮總也是價格不一。
 至於診所,幾乎都未公告自費項目價格,自費負擔多少錢,須由民眾以「口頭」向醫師或診所一一詢問。
 矯正牙齒究竟有無公定價?醫師多表示,需視病人個別情形,以矯正難易度做評估,大約在十萬元上下是合理的範圍,但費用因個人狀況不同可能有高有低,很難有一定的收費標準。
 牙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蘇鴻輝表示,牙齒矯正收費不合理或效果不如預期,一直占民眾申訴案的大宗。他發現,糾紛多半起因醫病之間溝通不良,有的醫師太酷、太有個性,病人又不敢開口問,治療後發現有落差,才心生不滿。
 對於健保局要求把自費項目公告的做法,蘇鴻輝認為立意很好,可減少許多醫療糾紛,但費用是自由市場,究竟要公告到何種程度,目前仍與健保局協商中。他強調,自費項目一定要有「告知程序」,而且應在前一個診療時先說明,讓民眾有廿四至四十八小時的「考慮期」,而不是在診台上才臨時告知。
材質、技術是關鍵 掏錢前多溝通
為什麼牙齒矯正有價差?中華民國齒顎矯正學會理事長洪清暉表示,不同矯正方式影響療程時間及效果,也是矯正收費高低落差的關鍵,牙齒複雜程度等,也是影響價格的相對因素。
 目前的牙齒矯正,通常向醫師諮詢是免費的,但如果要進行治療須先付矯正建議書費用,包括齒模、照X光等等,行情價三千到七千不等。至於付款方式,原則上當治療方式、時間及費用,和病人達成共識後,再付頭期款材料費,之後以分期付款繳清,不少診所則以一口價多少錢「包到好」招徠。
 洪清暉指出,矯正裝置主要分為金屬及透明矯正器,兩者治療效果大同小異,臨床上金屬仍是主流,但很多人基於美觀,希望選用透明矯正器,矯正器的材質又分為強化樹脂、陶瓷及水晶不同的選擇,當然成本也比較高;但陶瓷及水晶透明矯正器,硬度超出自然牙齒,容易磨耗牙齒,應謹慎使用。
 如果想行舌側矯正,因技術難度較高,費用也隨之提高,粗估約較一般矯正高出至少五萬元,若選用透明牙托緩慢移動齒列進行矯正,費用最為昂貴,價格上看二、三十萬。若有戽斗、暴牙等複雜的問題,價格相對較高。
 至於矯正是否需要拔牙、後續回診掛號費、零件更換及牙齒維持器等費用,多數大醫院都是單項計費,診所則多以統包在內,採何種付款方式、如何分期,在矯正之前,都可以和醫師好好溝通,詳細問清楚,以免衍生糾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mpst01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